“2017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可持續紡織產品開發—卓越能效獎”(以下簡稱“卓越能效獎”)新聞發布會在福建福州閩江世紀金源會展大飯店順利召開。中紡聯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紡聯生產力促進部副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立達(中國)紡織儀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Michael Hubensteiner等領導及嘉賓,眾多知名行業媒體出席了會議。發布會由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建主持。
不忘初心:樹立“能效先鋒”,推廣能效經驗
喬艷津在主辦方致辭中表示,“卓越能效獎”的評審工作自2015年開展以來,一直以鼓勵棉紡企業重視節能降耗和綠色發展、樹立能效管理創新的先鋒企業形象、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開發創新管理模式、促進中國棉紡行業轉型升級為最終愿景;受到了眾多棉紡企業的高度關注,并積極參與申報評選工作。兩屆的評審工作共匯集了無錫一棉、魯泰紡織、南通雙弘、江蘇大生、孚日集團、華孚色紡、遠紡工業等中國棉紡行業的龍頭企業。經過兩年的沉淀和積累,“卓越能效獎”的評審工作得到了行業專家、棉紡企業單位的廣泛好評。
李波在媒體提問環節表示,“卓越能效獎”的評審工作對推動整個行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了有效的能源管理體系,通過在生產和輔助工序實施高效的節能技術,采用多項能源綜合利用措施,顯著提高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且,通過獎項評審的持續開展,提高了企業的能效管理意識和重視程度;通過評委會專家組的“現場驗證”環節,發掘了眾多企業的先進能效管理措施和應用技術;通過獎項評選,樹立了棉紡行業“能效先鋒”的企業形象;通過撰寫能效管理優秀案例、分析報告和活動推廣,在全行業傳播及分享能效管理經驗;為提升整個行業的能效水平貢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獎項自設立以來就得到了總部位于瑞士的立達集團的特別支持。Michael Hubensteiner在致辭中指出,立達集團早在數十年前就意識到:最少的環境污染、、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更高的原料利用率等將成為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時充分考慮的因素。因此,企業在致力于制造業務的進一步高效化的同時,還不斷對機器及零配件進行產品升級和工藝優化,以幫助紡紗廠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例如:進一步優化的用于環錠細紗機的ECOrized吸棉笛管,使每個紡紗單元的能源需求下降高達50%;新一代單眼并條機RSB-D 50和SB-D 50,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產能提高達33%;通過采用帶有高效節能電機的最短驅動系統,每臺機器每小時節能達1.7 kWh。立達集團希望通過贊助“卓越能效獎”的評審工作,在中國紡織工業推廣其節能理念、分享其寶貴經驗,促進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
繼續前行:加速行業綜合能效的整體提升
2017年是“卓越能效獎”評選工作開展的第三年,喬艷津表示,獎項評委會不斷地對評審工作進行完善提升,力求使評審流程更加合理清晰、評審準則更加專業權威、評審服務更加高效精準,使獎項的評審工作更具專業導向性和行業權威性。
通過延長獎項的申報周期,使評審流程更加合理清晰。2017年5月5日,先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印發預通知文件,延長獎項的申報周期,便于后續評審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于2017年7月底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申報文件一起,正式印發中紡聯申報紅頭文件。
通過增加獎項評價指標,使評審準則更加專業權威。2017年獎項評審特別將節能降耗與未來智能化、信息化趨勢相結合,在原有的定量評價指標中,增加了企業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的評價指標,即:信息化投入、數字化生產設備投入、數字化生產設備覆蓋率、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等指標;在定性評價指標中,增加了“車間智能化程度”衡量指標,以綜合成本衡量企業的卓越能效水平。
通過引進專家現場指導,使評審服務更加高效精準。邀請國內知名高校的能源管理專家、立達集團高級節能技術專家、國內外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知名企業專家組成“入圍企業現場驗證評審組”,在發掘企業能源管理經驗的同時,為申報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能源診斷服務。
兩年的堅持,“卓越能效獎”評審工作持續推進著行業節能管理創新;對未來的堅守,“卓越能效獎”評審工作將堅持初心,為加速行業綜合能效的整體提升貢獻力量。2017“卓越能效獎”評審工作將繼續秉承“探尋創新節能技術、推廣卓越能效經驗、助力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理念,在推行先進的能效管理措施的同時,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加速提升行業整體的綜合能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