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劃》介紹,全區交通運輸裝備的清潔能源車型占比不足2%,營運黃標車老舊車淘汰不徹底。加氣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導致節能環保型營運車船推廣應用緩慢。北部灣及內河重點港口、船舶、交通樞紐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缺乏污染物回收處理能力,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機制有待落實。交通運輸節能環保監管力量薄弱,監管手段不足,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規劃》透露,到2020年,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保有量顯著提高,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率達到30%。
沿海港口、西江干線和公路路域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啟動重點交通基礎設施的生態修復。船舶油污水接收處理率和垃圾上岸率達到100%,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0%。公路水路交通運輸樞紐、港口、場站、服務區等節點的污水循環利用率明顯提高。改擴建干線公路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達到50%。行業節能環保管理能力不斷提高。交通運輸節能環保監督考核機制和標準規范體系更加完善。
《規劃》設置了四項重點工程,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示范工程將推進實施柳州至南寧改擴建高速創建綠色公路、樂業至百色新建高速創建綠色公路等典型示范工程建設,按期考核驗收。推動北部灣港口群建設綠色港口。繼續推進桂林綠色交通示范城市創建。
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工程將結合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改擴建,選擇穿越或靠近自然保護區的公路開展公路兩側生物連通性改造試點工程,結合我區野生動物資源分布實際,開展公路生態廊道試點研究。以北部灣港口群為重點,落實環保批復的增殖放流、人工魚礁等生態恢復工程。
交通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工程。將推動北部灣港、西江干線雜散貨碼頭安裝防風網、噴霧系統、除塵罩等防塵設施,完善船舶港口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綠色交通運輸裝備應用工程將推廣節能與新能源客貨車和LNG雙燃料船舶。淘汰高耗能老舊運輸車船,更新發展天然氣客貨車和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加快推進柴油-LNG雙燃料動力船舶試點應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