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底前,鄭州、安陽、焦作、濮陽4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以上,4市所轄縣(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平均達50%以上;新鄉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所轄縣(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平均達45%以上;洛陽、許昌、濟源3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75%以上,3市所轄縣(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平均達40%以上;開封、平頂山、鶴壁、三門峽、駐馬店5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5%以上,5市所轄縣(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平均達35%以上;漯河、商丘、南陽3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55%以上。對于確不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縣(市),應大力推廣清潔供暖。
(2)加快發展“雙替代”供暖。在集中供熱管網確實無法覆蓋的區域,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實施電代煤、氣代煤。在天然氣供應有保障的省轄市、縣(市),按照“宜管則管、宜罐則罐”的原則,鼓勵采用燃氣壁掛爐等方式實現清潔取暖;在天然氣管網未覆蓋的地區,要大力發展熱泵、電鍋爐、電空調等電采暖方式取暖。2018年10月底前,全省再新增100萬“雙替代”用戶。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按照“整縣整鄉”推進要求,全面摸排核實,確保完成“雙替代”的村莊燃用散煤用戶低于20%,嚴禁攤派式在不同村莊零散開展。已經列入城市清潔取暖試點的城市要嚴格落實國家要求,確保“雙替代”工作取得更大實質性進展,未列入國家試點的省轄市要積極爭取清潔取暖示范項目資金,力爭被列入國家北方城市清潔取暖試點范圍。
(3)科學實施清潔型煤替代。繼續將清潔型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工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級政府,依托全省現有潔凈型煤生產、倉儲、供應和配送網點體系,完善縣(市)、鄉鎮、村三級配送機制,大力開展潔凈型煤宣傳、推廣,在不具備電代煤、氣代煤的農村地區,繼續實施潔凈型煤替代散煤。省散燒辦要抓住居民囤煤高峰期,持續組織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秋冬季燃煤散燒治理專項檢查行動,確保生產、流通、使用的型煤符合《商品煤質量民用型煤》(GB34170—2017)要求。質監、工商部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潔凈型煤生產、銷售環節為重點,定期開展檢查;冬季采暖期間,每月組織開展潔凈型煤煤質專項檢查,依法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清潔型煤行為。
削減煤炭消費總量
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7個省轄市和4個省直管縣(市)要嚴格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十三五”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7〕82號),重點加強本地區2018年秋冬季煤炭消費控制措施,削減煤炭消費需求,著力整治燃煤設施,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升清潔能源比重,確保7個省轄市和4個省直管縣(市)2018年煤炭消費總量年度下降3.2%。各省轄市要從嚴執行國家、省重點耗煤行業準入規定,所有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一律實施煤炭減量或等量替代。
持續提升熱電聯產供熱能力
按照統一規劃、以熱定電的原則,加快民生熱電項目建設和城市周邊現役純凝機組的采暖供熱改造,在熱電聯產供熱覆蓋區域內,逐步關停中小型單一供熱鍋爐,2018年10月底前,全省新增供熱能力5300萬平方米。
開展城市規劃區工業燃煤設施拆改
2018年9月底前,按照“主體移位、切斷連接、清除燃料、永不復用”標準,完成全省省轄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工業煤氣發生爐(除制備原料的煤氣發生爐外)、熱風爐、導熱油爐的拆除或清潔能源改造工作。逾期未完成拆改的,依法實施停產整治。
引導鼓勵中型燃煤鍋爐淘汰
在全省完成10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拆改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燃煤鍋爐拆除和清潔能源改造范圍,2020年年底前,基本淘汰省轄市規劃區內35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實施逐年遞減的資金獎補方式,對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拆改的燃煤鍋爐,給予不低于6萬元/蒸噸資金獎補;對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拆改的燃煤鍋爐,給予不低于4萬元/蒸噸資金獎補;對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拆改的燃煤鍋爐,不再給予資金獎補。
淘汰方式主要包括拆除、集中供熱替代、煤改氣、煤改電,改用地熱、風能、太陽能、配備布袋除塵器的生物質能,不包括改燃潔凈型煤、水煤漿、無煙煤、蘭炭、綠焦、原油等,拆除燃煤鍋爐必須拆除煙囪或物理切斷煙道,使其不具備復產條件。嚴禁使用已經關停、淘汰的廢舊燃煤鍋爐套取獎補資金。燃煤鍋爐在新改用天然氣的過程中要同步實現低氮改造。
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18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7%以上。
(1)積極穩妥推進地熱供暖。持續推進全省地熱資源潛力勘查與評價,摸清資源底數,不斷完善地熱能開發利用政策體系和管理方式,總結地熱能供暖區域連片推進開發利用模式,將地熱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在具備條件的地區,以城鎮新規劃區、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小區為重點進行復制推廣。2018年,全省地熱供暖面積力爭達到2000萬平方米。
(2)加快開發風電資源。持續推進豫西沿黃山地、豫北沿太行山區、豫西南伏牛山區、豫南桐柏山—大別山區4個風帶山地風電場項目建設。2018年,全省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10萬千瓦以上。
(3)有序發展光伏發電。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村級光伏電站建設新模式,2018年,全年新增光電裝機容量50萬千瓦以上。
(4)多元利用生物質能。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學校、醫院、賓館、辦公樓、居民區等為重點,有序推進秸稈發電和垃圾發電等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在建生物質熱電和垃圾熱電項目建設,到2018年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力爭達到6萬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