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展會上,協鑫集團、科陸電子、特變電工、中天科技、比亞迪、圣陽電源、天能集團、光宇集團、科華恒盛、中恒電氣、科士達、盛弘電氣、極數能源、亨通光電等行業巨頭將亮相,集中展示其先進的技術、產品與項目,共同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GW,同比增長19%。其中,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為389.8MW,所占比重為1.3%。綜合儲能技術的預測值,2020年中國儲能技術總裝機規模將達到41.99GW,相比2017年底的數值增長45.29%。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鋰電池產能快速擴張,同時也帶動了電化學儲能產業鏈的成本下降。三年間,儲能系統成本已降低至1.5元/千瓦時,降幅達50%。業內認為,獨立的儲能系統不具備經濟性優勢,只有構建體現儲能本身價值的電力系統,才能拓寬其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新能源與儲能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已出臺。2017年12月,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下發《關于印發南方區域“兩個細則”(2017版)的通知》,對于容量在2MW/0.5小時及以上的光伏并網儲能電站,每度電可以領取0.5元的額外補貼。政府采取的補貼政策釋放了利好信號,儲能擁抱新能源將大有可為。
雖然產業發展熱度加劇、速度加快,在政策支持下,市場逐漸為儲能打開了大門,但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的儲能發展還是以政策驅動為主,要實現盈利、走向商業化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
亟待完善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建立適宜電化學儲能發展的市場機制和電價機制,在調頻、調峰、后備電源、黑啟動、需求側響應等多種輔助服務方面,充分體現儲能的市場價值。
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在全球能源行業掀起風潮。中國優先發電權交易、輸配電價改革、售電市場放開、電力交易中心建立等,巨大的電力市場如同一片藍海徐徐展現。
它是中國儲能人的機遇,同樣也是世界儲能人的機遇。上海儲能產業的盛事,展會將全產業鏈覆蓋,匯集儲能行業高質量專業觀眾,融合國內儲能行業參展企業及知名品牌,齊聚一堂,分享先進儲能技術理念及經驗,打造一個全球儲能產業的商貿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