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市政府五屆第50次常務會議上獲悉,《南充市2013—2017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獲得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將依托南充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兩大產業,積極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節能環保和高端制造4個產業,力爭到2017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7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明顯擴大,對產業結構升級、節能減排、增加就業等帶動作用明顯提高。
依托晟達新材料、鑫達新材料等
發展新材料產業
新材料產業將圍繞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及復合材料等領域,培育發展芳綸纖維、碳纖維、聚甲醛纖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下游制品等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工程塑料、特種橡膠、高新能硅材料、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等。
重點打造晟達新材料產業園、鑫達新材料園,發展芳綸1414、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聚酰胺及尼龍材料等項目,到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
規劃布局方面,以南充經開區、順慶區委核心發展區,以高坪、閬中、南部工業區為專業園區。以南充經開區為重點,依托晟達新材料產業園,發展聚酯尼龍等高分子材料。順慶瀠華工業集中區依托鑫達新材料集團,發展工程塑料、復合材料、塑料合金、新型金屬材料等。
高坪都京絲紡服裝工業園、航空港工業集中區依托易安新材料、美化尼龍公司,發展芳綸1414、聚酰胺及尼龍新材料等合成高性能等紡織纖維產品,依托三環電子發展精密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材料等。閬中依托創越炭材料項目,重點發展碳纖維及其合成材料。南部工業集中區重點發展高強度鋼、鋁鎂合金、復合纖維、粉末冶金、新型建材、高分子材料等。
依托南充資源優勢
發展新能源產業
我市資源較為豐富。全市水資源總量400多億立方米,嘉陵江南充段9級航電工程樁基容量達92萬千瓦;南充地處西南最大巖鹽沉積盆地核心,鹽鹵儲量 1.8萬億噸;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現已開發龍崗、元壩兩個特大氣田,是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南充也是全省的農業大市,農作物、經濟作物等自然資源,城市有機垃圾等為新能源的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將圍繞頁巖氣、沼氣、智能電網等新能源領域,培育發展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成套設備等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以清潔能源汽車為主攻方向,按照天然氣—LNG—清潔能源汽車路徑,依托東風南充清潔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生產線、汽車儲氣瓶、加氣站設備等項目,促進發展車橋、底盤、變速箱等配件和汽車內飾等新材料等為主的關聯產業,延伸以汽車改裝、配套物流園及加氣(液)站等汽車后市場業務的產業鏈,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清潔能源汽車發展基地。重點發展生物航煤、燃料乙醇、NG 燃氣發動機及NG燃氣整車研發生產等項目。到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
規劃布局方面。重點以南充經開區、嘉陵區為核心發展區,以順慶、儀隴、蓬安、南部、閬中為專業區。南充經開區重點發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航煤等能源;依托嘉陵工業集中區發展清潔能源汽車及零部件、 CNG/LNG發動機以及燃料電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發動機;依托瀠華工業集中區發展能量型動力電池、電池電極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電控集成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制造。儀隴、南部、閬中重點發展LNG技術及裝備制造、生物質能發電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