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川集團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總資產達到10億余元,現已擁有華川紙業、義南紙業等主導造紙公司,共有14條造紙生產線,年產各類紙張20多萬噸,此外還有廢紙收購、生活垃圾發電、廢灰渣制磚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形成了以“紙業為主、多業并舉”的多元化、多層次、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經營現代企業集團。企業連續多次被評為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特級信用單位,浙江省重點骨干企業、先進企業,并榮獲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金華市“十一五”節能降耗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據介紹,華川集團作為我市最大的民營工業企業之一,近年來十分重視科技投入和設備改造,投入近3億元進行垃圾焚燒再利用、脫硫燃煤改造和污水治理,打造了一條循環產業鏈,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挖掘節能減排降耗的一些好方法,使企業在轉型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技術創新節能環保
在華川集團的垃圾焚燒廠,記者看到發電廠的部分設備正在改造升級,原來,為了響應全市節能減排的號召,正在對垃圾焚燒廠的焚燒爐進行脫硫改造,工程完工后,降耗效果會更好。“通過設備改造可以減少排放,使除塵指標都優于國家標準,從效益上來說,環境效益是優于經濟效益的。”華川實業集團負責人馮小義告訴記者,假如這些垃圾不進行處理,就需要七八十畝的土地填埋,實際上這都是從環境效益上來體現的,經濟上主要是通過利用生活垃圾燃燒后的余熱替代不可再生的煤資源,近幾年公司都要投入近千萬元進行設施改造,以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據了解,華川集團以制紙業為主,每年消耗的水資源不在少數,為了在節水環節有較大的改變,集團主要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在產品布局上,實現高中低檔紙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同時實施節水項目、節水型新設備取代耗水大的老舊設備、加強車間現場管理,真正實現白水多級套用,通過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措施,使企業用水量有了明顯的下降。不僅如此,華川集團還在污水處理再利用上下功夫,他們投入巨資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做到中水回用,以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每天回用廢水約8000噸。據了解,2012年度企業單位GDP能耗和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與2010年同比均下降了11.05%。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效益。
變廢為寶綜合利用
除了每年都會投入近千萬元的資金進行設備改造外,華川集團還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將污水、生活垃圾、廢舊紙箱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據統計,2012年華川集團垃圾焚燒項目無害化焚燒處置城鄉生活垃圾56.77萬噸,垃圾通過焚燒后,體積減少95%,重量減少90%,有機物燃盡率100%,真正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目的,義烏市全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焚燒處置。自2003建廠至2012年底,共計無害化處置城市生活垃圾近360萬噸,按照填埋場設計畝均容納6000噸垃圾計算,相當于節約填埋土地600余畝。
對于垃圾焚燒后的處理,華川也有一套獨特的處理方法,記者看到,全市的生活垃圾燒制成廢灰進入一臺自動化的機器后,一轉眼就變成了一塊塊的磚頭。“這個是我們粉煤灰制磚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每年能夠生產4000多萬塊的標準磚,用于市政工程的建設項目,不但解決了以前固體堆放難的問題,而且也實現了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產業鏈。”華川實業集團副總經理金忠財介紹,僅這一項就可減排和節省填埋堆放土地面積達1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