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7月12日訊,在位于海口桂林洋開發區靈桂路北側的海口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內,記者實地參觀了三月底剛投產運營的24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的污水處理過程。記者看到,生產中廢棄的污水經過多道工序,最后通過污水處理池排放出來的水變得十分清澈,完全可與自來水比美。
“整個園區采用國外的先進工藝技術,通過預處理-固液分離-沉淀-氣浮-缺氧脫氮-好氧曝氣等一系列過程,將污水進行處理,經處理后的生產廢水大部分可以進行綜合回收再利用,包括用于園區綠化、車輛沖洗等,年節水43.8萬噸。”該產業園區負責人說。
據介紹,海口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污水處理項目從荷蘭全套引進了機械轉股格柵、不銹鋼達芬奇氣浮、豬糞微處理器、攪拌型表曝機、百克爾澄清池單元及帶式污泥脫水機,同時配套建設了組合集水池40立方,污泥貯池40立方,菌種池200立方,澄清池1200立方,曝氣池兩座4900立方,及操作設備間1000平方。
目前,該項目已經投入運營3個月,每天可處理污水4000噸,主要服務于園區內屠宰深加工項目與出口調味品項目的生產廢水綜合處理。
產業園負責人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同類園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最齊全、處理規格高標準的污水處理項目之一,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將高濃度的屠宰加工及園區廢水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標準中的城市綠化水質標準,即中水標準,其中COD小于20毫克/升、氨氮小于5毫克/升,處理后的再生水水質可用于園區綠化甚至可進行金魚養殖。
而且,他說,處理過程中的廢水中的細小固體廢棄物和曝氣池產生的好氧污泥最終通過機械轉股格柵和帶式壓濾機脫水處理后,以農業綜合利用和堆肥的方式進行消納,整個污水處理均為全部密閉處理,處理過程中集水池產生的惡臭同時經過回流污泥進行生物處理抑制臭氣擴散。經權威部門對園區惡臭進行持續監測,所有臭氣濃度指標均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一級標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羅牛山公司非常重視環保,產業園項目當初在規劃設計的時候,秉承了生態環保、低碳節能、科技智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產業園建設環保先行,按“污水處理—資源化應用—清潔發展—生活生產用能”這一“能源+環保”的循環經濟模式,最終實現生產污水廢棄物得到有效的處理,使企業獲得能源、經濟和環境效益“三統一”的優化效果。
據悉,海口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項目于2012年5月正式施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240萬頭生豬屠宰及深加工易地技術改造項目、8萬噸出口標準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力神咖啡廠整體搬遷和技術改造項目;出口型胡椒、調味品深加工項目等。目前240萬頭生豬屠宰及深加工易地技術改造項目和力神咖啡廠整體搬遷和技術改造項目已投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