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半年的籌備,“2014節能服務公司百強榜”評選環節的工作已順利完成,將在8月26日在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博覽會舉行盛大頒獎典禮。
關于節能減排,任重道遠。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3月主持召開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時指出,必須用硬措施完成節能減排硬任務。國務院辦公廳5月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在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等三大門類拉動節能環保產業4萬億元產值。
如何開拓產業的巨大商機?是先找市長還是先找市場?節能減排是事業還是產業?產業發展的市場化之路在哪里?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在困擾產業主管政府部門和企業從業人員。
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種叫“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模式被引進中國,但一開始發展并不理想,主要是一些生產節能產品的企業在銷售產品上打節能投資的旗號,實則是一種變相的分期付款,并沒有做到專業節能服務公司那種綜合的規劃,設計,管理。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節能領域的重視,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以及措施,節能服務行業已經涌現出一批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
據統計,自2009年發展以來截止2013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達到4852家,其中,通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總數累計已達3,210家,產業總產值增長到2155.62億元,實現節能量達到2559.72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399.31萬噸。可以預見,節能服務產業將是未來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之一。
節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 ESCO),標準定義是:“提供用能狀況診斷、節能項目設計、融資、改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等服務的專業化公司”,ESCO是以提供一攬子專業化節能技術服務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公司,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運作,是集資金、技術、管理、咨詢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服務提供商。而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是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一種基于市場運作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節能服務公司必需獲得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備案,才能夠獲得財政獎勵和稅收優惠。
目前,在城市道路照明、室內照明、空調節能、工業綜合節能、學校與醫院熱水節能等領域,已經形成了項目標準合同模板。但節能服務公司良莠不齊,作為生產廠家、用能單位和銀行而言,跟什么樣的節能服務公司合作,更容易分享節能環保的商機?
基于此,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設立的“節能服務公司百強榜”應運而生。該評選是工信部唯一支持的節能環保行業評選,以企業上年度實際產生的“節能量”作為排名核心指標,整個申報、評審、考核機制科學合理且具創新性,讓榜單客觀而實效!
有志于從事節能減排事業的朋友,不妨8月26日到深圳節博會的現場,來找相應的節能服務公司合作,把握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