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蹶不振,近四成的暴跌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世界經濟低迷,導致石油消費量低于市場預期;而低油價令廣大消費者受益匪淺,對于整體經濟也產生積極影響,石油進口大國紛紛享受低油價盛宴。若能保持油價相對穩定,將對全球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在國際原油價格受到重挫之際,12月12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這就意味著籌備了近四年的原油期貨正式進入上市前的倒計時。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上價格戰越來越激烈,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產油國都瞄準了全球重要的進口國和消費國——中國市場。中國在此時開通原油期貨,將為爭奪原油定價權增加影響力。
中國石油市場總體已經煉油能力過剩,成品油汽煤柴存在供需差異。但是,結構性還存在需求,細分市場更加放開。油品質量升級,對地煉提出更高要求,重油加工難度大、產率低成為制約油品升級的主要瓶頸,原油進口放開迫在眉睫。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響第一炮,投資機構熱情超出預期,使加油站服務網絡得到延伸,是中國石油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帶著油品產業的諸多問題,“2015COTC中國石油商貿大會”誠邀您一起探尋答案。
會議時間:2015年4月9日-11日
會議地點:中國 上海
為什么參加:
- 聆聽政府機構權威嘉賓發表觀點
- 剖析國際石油市場熱點關注話題
- 了解最新原油進口開放政策進度
- 把握企業經營戰略以及貿易機會
話題聚焦:
- 能源安全和原油戰略儲備
- 全球經濟放緩需求形勢下的原油市場
- 原油產業有憂有喜:市場價格受挫,15年原油開放花落誰家?
- 中國原油期貨破繭迎來好時機
- 中國石油市場:總體過剩,結構性尚存需求
- 中東原油出口情況分析
- 頁巖油革命沖擊原油市場
- 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新機會,加油站發展新方向
- 低油價時代下的石油上下游產業發展
- 中國油企生存之道
- 燃料油如何困境求生?
- 市場萎縮,替代危機,船供油企業何去何從?
- 航運物流、油庫碼頭行業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