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料顯示,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步伐在顯著加快,綠色金融的政策框架逐步明晰,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也在不斷地深化。同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可見,無論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的設計,還是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綠色金融理念的普及推廣都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而SPI綠能寶獨創的“綠色新能源+互聯網金融”創新商業模式,不僅積極推動了我國綠色金融的穩健發展;突破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融資難這一瓶頸;同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國內雙重金融監管之下,增加了投資者信心;更為廣大民眾提供了參與環保的平臺。
長期以來,面對潛力巨大的綠色能源市場,“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沉疴。因為,光伏發電產業最大一筆資金需要在建設初期投入進去,收益卻需要用十年乃至二十年來獲得。過重的前期資金壓力顯然絆住了光伏企業的發展腳步,前期資金難題普遍出現在整個綠色能源產業的各個環節中。
SPI綠能寶首創的互聯網實物融資租賃模式,將企業與老百姓的零散資金用于投資建設光伏電站來進行綠色發電。同時,也為投資者開辟了一條風險可控、收益較高的投資渠道。
無論是SPI還是綠能寶,安全性始終是投資者和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納斯達克上市后,SPI不僅要接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還要遵守塞班斯法案內控標準和接受美國證監會的監管;而且公司又受到國內金融監管,可謂安全系數實現雙保險。
截至目前,綠能寶除了背靠新興際華和中節能兩家央企股東外,還得到了史玉柱、許家印一批行業大佬多輪私募資金支持。此外,綠能寶還獲得了融資租賃、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和保理牌照。
其次,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運營了10多年的公司 -- SPI綠能寶,自現任董事長彭小峰2014年下半年入駐以來,企業與過去完全不同,2016年1月19日更是成功轉板至納斯達克主板,業績成倍增長。
對此,彭小峰在此前的媒體專訪中曾表示,2014年他接手了SPI這家有十多年光伏業務的公司,至今已快2年時間了,他也從美國當地太陽能開發商變為了新能源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這兩年間,SPI綠能寶憑借四大業務板塊的環環相扣,使其打造的綠色能源生態系統初具規模,“互聯網+金融+光伏”生態協同效應也越發明顯。
去年,雖然綠色融資租賃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已獲得初步的成功,SPI也實現納斯達克上市,但這僅僅是SPI綠能寶夢想開始的第一步;今年,SPI綠能寶正圍繞著“將SPI打造成新一代國際化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目標砥礪前行。
“目前,SPI綠能寶立體多維度的新能源Uber大戰略輪廓已經呈現出來,圍繞新能源的應用,通過互聯網實現共享經濟創新,將老百姓與企業的零散資金與閑置的資源用于綠色發電、儲電、售電與用電,形成SPI綠能寶的綠色能源生態系統;未來,SPI綠能寶將持續創新,打造中國第一的綠色金融服務品牌,并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家園,讓每個人都成為太陽能的生產者、消費者與收獲者。” 彭小峰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