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體新能源網訊:光伏業終于從“雙反”的陰影里走了出來,并且一路凱歌高奏,迎來了發展高峰期。2017年2月16日,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16年發展回顧與2017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預測,2017年光伏市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光伏業需要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

2017年光伏市場需求強勁 但挑戰嚴峻
規模增長快——裝機規模連續四年第一
我國光伏業發展的速度驚人,國內新增裝機連續四年世界第一的成績讓所有光伏人倍感自豪。
王勃華認為,這是市場格局發生了大轉換,西北部地區曾經作為市場主力的格局如今發生了根本改變。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字顯示,西部地區的份額只占28%,西北以外的地區占了72%,中東部9省份各省新增裝機超過了1GW,說明了布局正在向中東部地區和西部以外的地區轉移。
市場結構大轉換也是規模增長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地面電站在快速的分布式發展,國家能源局統計,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2016年同比2015年增長了200%。“從2016年8月后,分布式并網占比都在50%左右,這在前幾年是不可想象的。”王勃華說。
不僅如此,我國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增長速度也非常快。王勃華通過圖表為大家展示了光伏系列產品的增長態勢。其中多晶硅產量約19.4萬噸,同比增長17.6%;硅片產量超過63GW,同比增長31%以上;電池片產量超過49GW,同比增長19.5%以上;組件產量約53GW,同比增長15.7%以上,連續10年第一。
技術進步大——多次打破世界紀錄
光伏產業技術水平持續進步,國內光伏企業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先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也在明顯加快。由于技術水平提高,讓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下降。其中,硅料成本從18下降至10美金/公斤;光伏組件成本從60美分下降至35美分/瓦;光伏逆變器從0.7元/瓦下降至0.3元/瓦;系統“裸造價”(不含土地及送出)從8.5元/瓦下降至6.2元/瓦左右;組件、系統、逆變器、電價8年分別下降90%、88.3%、91.5%、77.5%。
王勃華解釋說:“ 技術不斷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多晶方面,單晶方面差異化發展比較明顯。在電池片的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電池片環節是技術進步最快的一個環節,黑硅技術等先進技術都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的生產,轉換效率不斷的提高,發展效率非常快。在光伏組件方面的技術創新也在不斷加速,光伏組件已經向生產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