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和政府先是幫我們村的貧困戶脫貧,這不又來幫我們貧困村脫貧。由于績溪地處山區,農田水利設施落后,農業產量偏低。這集中式太陽能電池不僅不破壞生態環境,投資小,安裝以后基本不用再投資。我粗略算了下,我們村集體光伏站安裝并網后,一個月發電功率就在6000千瓦時,一年預計發電60000千瓦時,上網結算電費就是58800 元,對我們困難村集體來說是一筆客觀的收入。” 臨溪鎮周坑村主任周寨介紹說。
“為了讓貧困人群真正實現擺脫貧困,2016年我們對103名困難戶進行光伏扶貧,收到良好效果,現在,我們又對全縣12個貧困村進行光伏脫貧,并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并網后,績溪縣首次實現了村集體零收入的突破。”公司分管領導陳松如是說。
“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是績溪政府幫扶貧困農民貧困村集體擺脫貧困的一項扶貧舉措,也是公司主動對接政府的精準扶貧項目。為保障項目有序建設、早日并網發電,公司制定《光伏扶貧項目服務方案》,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服務流程,明確職責劃分,為項目建設提供電力技術支持,嚴把設計、施工安全和質量關;安排專業人員為優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系統提供服務,優選電源接入點,加快并網接入的實施速度,全力支持全縣光伏扶貧項目早日并網發電需求。詳細了解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發電量及設備安裝地點,開辟綠色通道,從業務受理、現場勘查到裝表接電、并電入網實施“一條龍”服務。
考慮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在分布式光伏電源項目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驗收與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中,公司免費提供關口計量表和發電量計量電能表,并將光伏電站電網接入和周邊農業用電配網線路統籌考慮,承擔分布式光伏并網引起的低壓公共電網改造工程費用。
據悉,該公司從中心村農網升級改造和農維費大修資金里新建臺區2座,改造低壓線路1.1千米,投入資金24萬元,及時完成了12座村級光伏電站的并網接入。
在項目并網后,公司還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跟蹤服務,持續提供設備定期檢查、處理異常、發布抄表數據等后續服務,做好光伏扶貧電站后期發電上網維護工作,同時上門為用戶提供政策宣講和技術指導,用心傳授安全知識,提高使用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以供電部門的最優服務讓政府和百姓放心。
截至2017年3月 12日,共 31315元陸續匯入了巧川村、周坑村、郞家溪村、東村和上胡家村5個行政村的財政賬戶。據了解,電站預計年發電量可達72萬千瓦時,每年可為績溪縣政府12個村集體提供70萬元收入,加上先前103戶貧困戶光伏收入,使貧困戶、貧困村都有了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收入。
多年來,公司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把資源真正用在扶貧對象上,切實完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真正起到改善民生、脫貧致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