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海爾、三一重工、湘鄂情等企業,都已或多或少地跨界到分布式光伏市場。而這種跨界分羹,對于中海陽等長期扎根在光伏建設領域的傳統企業來說,無疑將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并需要進行有效對接。
今年3月,三一集團位于北京南口產業園3.818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三一重工還計劃拿出300億元投資分布式光伏;除了三一重工之外,海爾也在廠區屋頂安裝了分布式光伏,并發布了面相家庭用戶的“光伏家庭能源中心”;鄂湘情則投入18億并購四川鼎成,準備進入光伏EPC。
從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而言,2016年新增裝機4.24GW,同比增長200%,累計裝機10.32GW,距“十三五”規劃目標還有50GW空間,未來4年每年平均至少12GW的新增裝機規模。由是觀之,各路企業、資本競相涌入分布式光伏市場也是情理之中。
“光伏市場存在上網電價下調、棄光限電、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等問題,都成為地面電站發展的主要障礙,更多的新增裝機都要靠分布式去實現,而且分布式完全符合‘十三五’規劃的就近消納、就近利用的發展思路。”中海陽相關負責人表示,電改在配售電側的推進,尤其是電力市場化交易的逐步建立,也將推升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建設需求。
伴隨各類企業“跨界”分布式光伏市場,愛康集團、晶科電力等傳統的光伏企業也加大了在分布式市場的投入力度,陸續收獲了不少訂單,適合安裝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屋頂的分布式光伏正漸入佳境,“屋頂大戰”正如火如荼。
在中海陽相關負責人看來,在企業跨界進入分布式市場的同時,此前已經在該市場長期深耕,并具備豐富經驗的中海陽將大有用武之地,并可實行有效“對接”。事實上,早在2009年,中海陽就已涉足分布式光伏領域,并建成山東省博物館0.45MWp BIBV項目。該項目是當時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也是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