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4家車企為工信部首批點名的“騙補”新能源車企。2016年12月19日,工信部向上述4家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并給予了撤銷違規車型公告、暫停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工信部發布的公示顯示,根據專家組出具的驗收報告,目前4家企業針對行政處罰決定的整改到位,企業生產一致性保障能力滿足相關規定要求,建議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資質。
除了上述4家典型車企外,工信部此前還“點名”了7家新能源車企。2017年2月4日,工信部對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車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有限公司、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7家車企開出罰單。處罰決議顯示,暫停7企業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并責其按要求進行為期2個月整改。
截至目前,除首批處罰名單中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成為唯一一家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工信部點名的共計11家新能源車企已全部整改到位。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已經擺脫了“騙補”影響,將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資質與其他車企正常競爭。
經過幾輪的從嚴規范新能源市場補貼政策,企業騙補行為或將大大減少,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客車市場是騙補重災區,嚴厲處罰之后,企業不得不謹慎起來。”
工信部部長苗圩今年再次強調,未來將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督查,嚴厲打擊騙補行為,“不管有多少量,絕對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這些企業還不像別的,跑不了,國家財政的補貼也沒有全部到位,沒補的這些錢一定扣下來不給它,已經補的這些錢一定要扣回來。并且還要依法進行處置,直至取消這些企業的資質。”
新能源車企資質現在可謂“一牌難求”。依據我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新能源乘用車車企項目必須通過包括工信部及發改委在內的層層嚴格審批。
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2015年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來,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的企業共有15家,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長江汽車、萬向集團、江蘇敏安、重慶金康、 國能新能源(NEVS)、前途汽車、蘭州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達、浙江合眾、陸地方舟、江淮大眾。
但是進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僅北汽新能源和云度新能源兩家。其他企業在獲得資質之后進展緩慢,這導致行業傳聞新能源生產資質暫停發放。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工信部已經發現有的廠家(已核準企業)產品有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從一系列的雷霆之勢到不斷完善的新能源管理制度,國內的新能源產業正在逐步調整完善。未來,無論“騙補”還是“騙資質”,恐怕都將無處循形。
文章關鍵詞: 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 工信部 我要反饋保存網頁
新浪新聞
相關閱讀
抓住新能源汽車風口 能否沖擊產業帶龍頭
“今年內將有大眾品牌的純電動車在佛山分公司二期試生產,并于2018年投產和上市”,近日,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總經理陳大鵬透露。[詳細]
2017年 6月28日 07:33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一汽大眾評論(64)|分享
上汽通用汽車成立二十年:無數“第一”
2017年 6月15日 09:08上汽通用汽車車聯網評論|分享
常州共享汽車來了,每分鐘只要5毛錢
共享汽車入駐常州客運中心北廣場和常州北站城北客運站,旅客出行選擇更加多元化 丁婉蓉 供圖 現代快報訊(記者 丁婉蓉 葛小林)近日...[詳細]
2017年 6月12日 09:21常州客運汽車評論(3)|分享
第九屆呼和浩特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 新能源汽車走俏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15日電 (張林虎)15日,2017第九屆呼和浩特國際汽車展覽會暨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開幕。 據了解,本屆國際車展為期5天,內容涵蓋了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詳細]
2017年 6月15日 19:15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呼和浩特評論|分享
聚焦
應用中心新浪公益新浪游戲互動活動熱點推薦
最萌貼圖禮品:美圖貼貼權威體育賽事:新浪體育備考最有效率:扇貝單詞免費上網革命:wifi神器力量抗爭:超自然逃脫2探金字塔:被遺忘的寶藏詭異樹林:逃離死亡樹林虐心游戲:囧囧俠大冒險前沿文化精髓:掌上貓撲移動閱讀生活:塔讀小說訂機票立減50:航班管家手機的造型師:安卓壁紙穿隧道:霓虹燈軌道飛行虛與實:你的人生你做主怪:國夫君的熱血躲避球狠:光頭槍手打怪獸塔防
·城市熱點節慶活動 ·新浪《對話城市》 ·誠招合作伙伴 ·新企郵上線更優惠
工業和信息化部6月29日發文表示,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4家企業針對行政處罰決定的整改工作已經通過驗收。
上述4家車企為工信部首批點名的“騙補”新能源車企。2016年12月19日,工信部向上述4家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并給予了撤銷違規車型公告、暫停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工信部發布的公示顯示,根據專家組出具的驗收報告,目前4家企業針對行政處罰決定的整改到位,企業生產一致性保障能力滿足相關規定要求,建議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資質。
除了上述4家典型車企外,工信部此前還“點名”了7家新能源車企。2017年2月4日,工信部對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車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有限公司、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7家車企開出罰單。處罰決議顯示,暫停7企業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并責其按要求進行為期2個月整改。
截至目前,除首批處罰名單中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成為唯一一家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工信部點名的共計11家新能源車企已全部整改到位。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已經擺脫了“騙補”影響,將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資質與其他車企正常競爭。
經過幾輪的從嚴規范新能源市場補貼政策,企業騙補行為或將大大減少,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客車市場是騙補重災區,嚴厲處罰之后,企業不得不謹慎起來。”
工信部部長苗圩今年再次強調,未來將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督查,嚴厲打擊騙補行為,“不管有多少量,絕對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這些企業還不像別的,跑不了,國家財政的補貼也沒有全部到位,沒補的這些錢一定扣下來不給它,已經補的這些錢一定要扣回來。并且還要依法進行處置,直至取消這些企業的資質。”
新能源車企資質現在可謂“一牌難求”。依據我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新能源乘用車車企項目必須通過包括工信部及發改委在內的層層嚴格審批。
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2015年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來,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的企業共有15家,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長江汽車、萬向集團、江蘇敏安、重慶金康、 國能新能源(NEVS)、前途汽車、蘭州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達、浙江合眾、陸地方舟、江淮大眾。
但是進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僅北汽新能源和云度新能源兩家。其他企業在獲得資質之后進展緩慢,這導致行業傳聞新能源生產資質暫停發放。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工信部已經發現有的廠家(已核準企業)產品有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從一系列的雷霆之勢到不斷完善的新能源管理制度,國內的新能源產業正在逐步調整完善。未來,無論“騙補”還是“騙資質”,恐怕都將無處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