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承載著我國的產業夢想,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材料達到過石墨烯這樣的熱度。” 王忠輝告訴記者,石墨烯的特性決定了其未來會對很多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石墨烯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
不可否認,從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發現至今,全球范圍內對石墨烯研究及投資熱度不減。但一直以來,石墨烯的發展贊譽與爭議并存,特別是石墨烯在商業應用領域一直進展緩慢。
盡管石墨烯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爭議不斷,但經過多年對石墨烯產業的深耕,王忠輝對其應用和發展前景深信不疑。
“石墨烯材料本身性能優越,質量輕、強度高、導熱導電性能優越,透光度好,這些決定了其未來在各行業各領域都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目前全球綠色能源的發展背景下,石墨烯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空間巨大。”王忠輝說道。
正是看到了石墨烯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前景,王忠輝近年來著力布局和推進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應用上的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其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就是“烯王”——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記者也從東旭光電了解到,與其他同類電池不同,“烯王”最大的優勢在于快充,該公司推出的5000mAh的“烯王”移動電源可在15分鐘內被充滿。相比市面上的移動電源,“烯王”移動電源的充電時間大幅縮短。
“以目前對電池技術依賴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為例,其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有兩個:一個是電池續航里程的突破,一個是快充技術的突破。”王忠輝表示,如果東旭光電能夠突破其一,將給產業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并為企業帶來豐厚利潤。
王忠輝告訴記者,在推出“烯王”移動電源,完美呈現電池快充技術之后, “烯王”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也成功在共享電動單車—享騎上實現了應用,而其解決的核心問題還是充電時間。
“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將共享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從之前的4-6小時縮短為15-20分鐘。”王忠輝說道。
在完成“烯王”在小型儲能和動力工具的成功試水后,王忠輝下一步也計劃將“烯王”逐步導入到目前最受市場追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時,公司也在同步推進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的解決方案,比如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材料代替銅箔、鋁箔、硅碳負極等,這將有助于續航里程的提高。東旭光電的目標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的雙突破。
“新能源汽車產業承載著幾代汽車人的汽車強國之夢,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王忠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他認為這也是中國汽車產業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對此國家也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度扶持。
為了實現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性布局,東旭光電上半年收購了申龍客車,謀求通過石墨烯產業應用生態圈的打造,加速公司石墨烯產業化進程。
“我們對申龍客車的收購就是基于這樣的邏輯。”王忠輝告訴記者,“我們認為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它的出現不僅實現了電動汽車充電速度的變革,而且對傳統充電站和充電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下游以及周邊合作伙伴積極應用和配合以拉動其發展;另一方面是石墨烯戰略的延伸,希望盡快將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業化;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基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空間的認可,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對其寄托了很大的期望。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經成為趨勢,我們要順應這一趨勢。同時,東旭過去是高端裝備制造起家,而且是先進的半導體裝備,這使得我們對于裝備制造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新能源汽車產業屬于典型的裝備制造業,東旭過去的人才、技術、經驗等優勢完全可以移植到汽車制造中。這非常有利于未來我們對申龍客車的接手和整合。”
的確,正如王忠輝所言,雖然業內人士對石墨烯材料本身的強大性能毫不懷疑,但如何實現石墨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多長周期來實現應用,中間還需要跨越多少難關,首先在哪個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所有這些看起來卻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當前市場人士對石墨烯態度的分化,或許也是由于石墨烯產業化突破上的遲緩。
王忠輝也向記者坦言,雖然近年來石墨烯技術屢有突破,但從實際應用來看,石墨烯真正產業化的產品并不多見。
“正是因為石墨烯在產業化道路上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采取了分散布局策略,針對不同應用方向,全面布局,多點開花,以確保東旭石墨烯產業化戰略的成功。”王忠輝說道。
“目前,不僅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對石墨烯產業的投資中,東旭無論在投資金額還是在布局的廣泛性上都位列第一陣營。”王忠輝對記者說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東旭光電在石墨烯產業帝國打造方面已經成型。在產業化平臺方面,東旭光電通過與北京理工、上海交大等石墨烯科研團隊進行合作,陸續成立旭碳、碳源、明朔和旭江等四家產業化平臺公司分別針對透明導電膜、“煤改電”、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石墨烯大功率LED燈及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柔性電池進行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在投融資平臺方面,公司還與中國石墨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打造東旭華清投資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產業基金的發起設立,并通過基金進行石墨烯項目和技術的全球化布局,實現“全球并購、中國整合”。
王忠輝告訴記者,東旭光電進行這樣的石墨烯產業布局,除了考慮到石墨烯本身在多個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確保石墨烯產業化的成功。對于符合公司戰略或很快實現產業化的項目,公司一般通過控股的產業化平臺方式來運作;對于與公司產業布局戰略不符、但石墨烯一旦實現應用將對傳統產業構成顛覆性影響的項目,或者尚需培育一段時間的石墨烯項目或技術,公司會考慮通過基金參股方式進行投資。
“要實現石墨烯新材料產業應用上的突破,除了需要石墨烯行業自身的創新研發和應用突破外,還需要其他行業的協同創新來實現。”王忠輝告訴記者,石墨烯技術要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除了要考慮行業自身的研發突破外,還離不開與其他產業的協同創新。
王忠輝表示,目前公司布局的以石墨烯大功率LED照明產品為核心主業的明朔科技的產業化進程也在加快。“去年明朔科技已經實現2000多萬元的收入,今年預估將取得更好業績。”
而隨著東旭光電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的完成,也將為未來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
“除了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快充的動力電池外,我們還計劃圍繞汽車產業,加大石墨烯在車身、輪胎、玻璃、座椅、車燈甚至潤滑油等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發,特別是在車身方面,石墨烯材料超輕、高強度的特性,能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車身過重所帶來的能耗問題,車身輕量化的實現將非常有利于公司未來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上的進一步突破。”王忠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