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發展也是轉變:
“十三五”期間建筑行業將步入發展新階段,也將有效地帶動暖通空調行業的發展與轉型。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房地產、建筑業持續增長,暖通空調行業也顯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一方面,城鎮化步伐加快,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增長,為暖通空調項目市場的復蘇帶來契機。另一方面,在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的支持下,家裝市場必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促進家用中央空調市場快速發展。
2017年上半年中央空調市場整體銷售規模達到375億元,項目市場依然難見起色,家裝零售市場成品牌廠商救命稻草,部分傳統水機品牌開始發力家裝領域,面對零售市場的誘惑和壓力,加大分銷渠道拓展,有的采取以點帶面,扶持地區囤貨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釋放更多權利和空間給地區總代理,從而希望激活零售渠道。
與此同時,傳統工程商在向零售商轉型過程中遇到家用空調渠道的強有力競爭,有的利用自身優勢向舒適系統集成商轉型,有的與線上平臺合作,嘗試全渠道競爭。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朝暉在采訪中表示:“制冷空調行業所謂的由大到強,實際上就是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就是提升核心能力。為此,‘十三五’期間,中國的制冷空調行業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加大研發投入。第二,強調工業4.0。第三,國際化。”
二、是支持也是考驗:
2017年上半年,全國建筑業新開工建設房屋增長10.6%。相應地,2017年暖通空調行業繼2016年回暖之后,繼續走高,復蘇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的井噴。從國家“十三五”規劃來看,未來幾年,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一趨勢,說明前幾年部分暖通空調企業收縮工程業務可能出現了偏差,未來企業自上而下的資源配置,都不可忽視這一變化將帶來的市場機遇。
三、是壓力更是動力:
《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九大任務,其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等內容,將對暖通空調廠商產生深遠影響。
1、節能改造將成為潛力最大的市場之一:
《規劃》提出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
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30%~50%,要實現建筑節能,暖通空調系統必須采取節能措施。建筑節能改造主要采用系統設備清洗及運行工況調節,優化控制策略,以及更換高效節能設備等措施來實現,比如中央空調選用磁懸浮機組、水泵冷卻塔改造、增加制冷機房自控系統、空調系統增設變頻等。通過改造,空調系統的能耗可下降約25%~40%。舊有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將帶動節能型空調、節能冷卻塔、建筑能耗檢測控制系統的發展。
從節能型空調來看,磁懸浮空調、高能效比的離心機、螺桿機、蓄能空調的發展前景均被看好。節能冷卻塔是近年諸多冷卻塔品牌重點研發的產品,在漂水、噪音等方面都做了節能優化,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建有較多樣板項目。建筑能耗檢測控制系統已經在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有采用,隨著綠色建筑的大面積推廣,其應用空間只會越來越大。
2、智能化被正式寫進《意見》:
在《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實現建筑舒適安全、節能高效。
智能化已經成為暖通空調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無論是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線和工廠,還是推出越來越多的智能中央空調產品和系統,還是投身于智能控制,傳統中央空調行業在科技的推動下將迎來一次智能化變革。
3、裝配式建筑得到大力扶持:
《規劃》明確制定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任務,其中關鍵就是要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裝配式建筑的一項重要內涵是“全裝修”,即在民用建筑類型中,比如住宅應該是“全裝修成品住宅”。全裝修時代的來臨對家用中央空調市場將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房地產集中配套項目對中央空調的需求量將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對零售市場將形成擠壓。其次,對中央空調廠家的市場布局有所影響,房地產的集中配套項目一般采取廠家直銷方式,未來渠道商的精力將主要放在商用和零售方向。再次,對中央空調零售商的影響較大。市場上精裝修房屋比例的加大,就意味著毛坯房比例的減少,將對家用中央空調的零售形成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