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德國和瑞典的教授、科學家、建筑師聯合提出“被動式建筑”這一概念。他們認為“被動式建筑”應該是不用主動的采暖和空調系統就可以維持舒適室內熱環境的建筑。低耗能,高舒適度的特點讓被動式建筑越來越受到行業的關注,同樣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臺,將被動式建筑帶入全新的黃金時代。
但另一方面,被動式建筑起步初期,受技術水平高、增量成本大等因素影響,依然面臨著諸多的難題,武涌提到,行業發展初期,比如政策引導尚不成熟,市場響應不夠強烈,技術供給不充分等等均是整個行業需要攻克的幾大難關。而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被動房聯盟就承載著一個使命。
武涌表示,推動被動房的發展,推動中國的綠色發展,離不開教產學研等等的協同創新,從企業來說,被動房聯盟集合了綠色地產的領頭羊朗詩地產,在教研體系有同濟大學等等,國際上來說,有德國的巴斯夫公司等,各方力量的集成也將成為推動被動式建筑落地的重要方式。
以下為武涌演講實錄:
尊敬的張旭教授,尊敬的謝遠建輪值主席,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想借這個機會也談幾點感受,我們也關注到我們這次論壇的三個主題詞,第一是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的國家,目前十九大講了,我們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愿望的追求以及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個不充分和不平衡,我認為其中有一大塊就是我們建筑比如我們居住的品質、質量、性能等等不充分、不平衡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未來我們國家怎么發展呢?十九大給我們指出綠色發展之路,推動被動房的建設在我們中國就是我們綠色發展之路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目前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的政策還不到位,比如說我們市場的響應還不是很強烈,比如說我們技術的供給還不怎么充分,為此我們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被動房聯盟就承載著一個使命,如何向國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議?
第二,我們對市場提出什么樣的老百姓真正能夠感受到我們被動房好處的建筑?
第三,我們為行業提供什么樣的技術解決方案?使命還有很多,這是第一個發展。
第二是合作,推動被動房的發展,推動中國的綠色發展,離不開我們叫產學研等等的協同創新,從企業來說,全國有綠色地產的領頭羊,我們朗詩地產,學校里有我們同濟大學,這都是排名前列的,我們國內產學研協同的體系已經形成了,國際上來說,德國的巴斯夫公司等等,我們集成國內的力量和國際進行合作,我想我們推動綠色的發展就更有效果,這是第二個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