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從“節能建筑”邁向“綠色建筑”,雄厚的產業根基夯實了我市綠色建筑發展的基礎,19家樓盤正積極參評綠色建筑星級標識。到2015年底,全市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量的60%以上。
從“節能建筑”邁向“綠色建筑”
走進首屆綠博會展廳,一處“藍色航母”造型的展區格外引人注目,“綠色生態、宜居煙臺”八個大字昭示著煙臺在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綠色建筑成果展區,煙臺占地90平方米,面積最大,碩大的LED顯示屏,播放著煙臺推動綠色建筑的舉措和成果。
什么是綠色建筑?跟生活有多大關系等等,展區一角的觸摸屏這些內容都給予了回答。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社會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當前,我國正經歷著由“節能建筑”向“綠色建筑”的轉變,并從2009年開始推行一、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工作。
據了解,近年來,煙臺累計建成節能建筑4200萬平方米,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一體化面積1200萬平方米,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3000千峰瓦,地源熱泵應用面積430萬平方米。
創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5個,實現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全域覆蓋,累計爭取中央資金2.28億元。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已完成483萬平方米,公共建筑30萬平方米。21個通過A級住宅性能認定評審項目,3個康居示范工程,1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由此,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9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60萬噸。
煙企手握節能核心技術
首屆綠博會,市住建局組織我市15家新型墻材、地水源熱泵等企業入會。記者走訪了其中6家,他們個個手中握著建筑節能方面的核心技術,在國內同行業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萬華集團的新型節能環保外墻材料吸引了眾多的參展商。他們將硬泡聚氨酯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能進行了現場演示,這種材料遇火后碳化,不會擴散,大大提高了外墻外保溫材料的安全性。手指外墻保溫材料,萬華節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專員周洲介紹,硬泡聚氨酯由“黑料”和“白料”兩種材料構成,全世界掌握“黑料”核心技術的企業有三家,中國僅有的一家就是萬華。
目前,我市在新能源裝備方面,培育形成了以山東富爾達、頓漢布什、藍德空調等10多家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年銷售收入30多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地源熱泵生產基地,全市應用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新材料技術方面,鼓勵和引導煙臺萬華集團依托MDI生產技術,大力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和保溫體系產品,成功創建全國住宅產業化基地。目前,全市各類新型墻材生產企業達164家,建設機械產品生產企業240家,年可生產新型墻材30億標塊。(侯召溪)
來源: 煙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