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沾益縣在新型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秉承節能降耗和循環發展的理念,不斷優化發展模式,努力調整優化工業內部結構,實現節能減排增量提質,在保障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處理了發展和保護這一矛盾。
以工業領域為重點抓節能。沾益工業能源消費占全縣能源消費總量的90%以上,單位增加值能耗遠高于其他產業,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領域,同時在工業化進程加快的發展階段,工業也是節能的難點。五年來,沾益縣以節能降耗為抓手,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內部結構逐步優化,單位產品能耗明顯下降,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總體下降,由2008年的13.26噸標準煤下降為2012年的11.02噸標煤,累計下降16.89%。
以結構優化為關鍵抓節能。沾益工業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煤化工、冶金等行業,其能源消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5%,因此加快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實現節能的有效途徑。到2012年,以萬壽菊、中藥材、飼料加工為代表的輕工企業由30戶發展到41戶,產值8.79億元,能源消費約0.7萬噸標煤,萬元產值能耗為0.08噸標煤,相比全縣萬元產值能耗1.8噸標煤來看,輕工業經濟間接節約了能源消費15.12萬噸標煤,對單位能源消費量的降低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以節能技改為突破口抓節能。通過大力推進“延伸產業鏈、實現動態循環、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出了多聯產、循環化發展的路子,形成了焦化、氣化、碳-燃料化工、化肥和無機鹽化工四大產業鏈;對煤電、焦化等產業產生的廢氣、廢渣等廢棄物,加以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對尾氣做到不冒“黃煙”、不點“天燈”,對廢水做到全部達標排放,對固體廢棄物做到綜合利用,變廢為寶,降低了能源消耗。“十一五”期間,全縣累計淘汰落后產能226萬噸,推廣使用節能燈具74.73萬只,工業尾氣年回收6.7億立方米,工業尾渣年綜合利用100多萬噸。
以統籌推進為根本抓節能。積極推進建筑和政府機構各領域節能,有效推動了各產業能耗降低。在項目建設上,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都要求進行合理利用專題論證,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能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從源頭杜絕能源的浪費。建立完善建筑節能專項審查制度,全面開展“禁實”工作,加大新型墻材推廣應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有關節能標準。通過建設運行政府系統網上辦公平臺,公文運行耗紙、耗電、耗時、耗油等大幅度下降。
五年來,沾益全社會能源消費量和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平均增速均低于GDP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2012年,全縣社會能源消費量529萬噸標準煤,與2008年相比,以能源消費56.51%的增長支撐了GDP99.03%的增長,萬元GDP能耗由6.31噸下降到4.29噸標煤,累計下降32.01%;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472萬噸標煤,與2008年相比,以能源消費53.25%的增長支撐了工業經濟78.04%的增長,全縣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由10.94噸下降到7.65噸標煤,累計下降30.07%。(來源:珠江網 記者 路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