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綠色經濟發展制約瓶頸
山東福田糖醇(定陶)有限公司投資3200余萬元,“年產10000噸木糖系統節能”項目建成后,單位產品能耗由原來的4.06噸標煤/噸糖降至2.86噸標煤/噸糖,年實現節能量1200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6.9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741.88噸,創經濟效益1546萬元。不僅節約了能耗,還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破解綠色經濟發展制約瓶頸,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進程,定陶縣在15戶重點企業中,大力推廣鍋爐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綠色照明、建筑節能等重點節能減排工程。目前,同德制膠、中食都慶公司鍋爐余熱余壓利用,福田糖醇的能源系統優化等10多項重點節能技改項目相繼完成,年可節約標準煤1.3萬噸。同時,加強節能技改,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目前,已淘汰高耗能變壓器14臺、電機22臺、鍋爐5臺。
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打造綠色經濟進程中,定陶縣以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理念,創新思路、因地制宜,依托特色產業發展,把節能減排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引擎。
依托特色農業、旅游資源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等優勢,定陶縣大力發展以山藥、玫瑰、設施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為主的生態農業,以文化旅游和商貿物流為主的第三產業。高標準規劃了中華商圣文化園、“魯西南記憶”生態園、晨露生態園、天源農貿城等項目,重點打造了兩條文化旅游線路和以陳集、杜堂、黃店等鄉鎮為主的鄉村旅游線路。其中,華僑城生態游樂園、天沐溫泉旅游度假小鎮、天源農貿城被列為省重點服務業項目。2012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7.8%,比2011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拉動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
點亮綠色新生活
“節約眼前一度電,點亮后代一盞燈”、“少開私家車,騎自行車和徒步上下班”。走進定陶縣人社局辦公樓內,一眼就可以看到電子顯示屏上循環播放多條節能低碳標語。博文華府小區窗戶外一排排耀眼的太陽能板,也向人們昭示,節能減排正作為一種無形力量,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全縣各個重點領域,節能低碳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定陶縣積極開展節能宣傳和節能技術改造,每月定期對全縣在建保溫工程進行巡查,對不符合技術規程的保溫施工進行整改和清理。大力推廣使用節能新產品、新技術,推廣節能燈3.7萬只。同時,充分開發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熱資源,大做溫泉旅游、城鄉供暖等文章,帶動縣域社會經濟與新能源開發利用協調發展。現如今,定陶縣機關單位辦公樓采用地熱水暖空調系統面積達4.8萬平方米,北苑小區、怡和華庭、雙星家園等小區采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推廣面積36.7萬平方米,地源熱泵應用面積約55.7萬平米。
通訊員 顏文珠 臧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