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2011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在報告中,據中汽協會不完全統計,2011年汽車整車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8368輛,比上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純電動汽車5655輛、混合動力2713輛;銷售新能源汽車8159輛,其中:純電動汽車5579輛、混合動力2580輛。
這不到萬輛的“成績單”,與2009年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2012年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的目標(包括“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相去甚遠,也無形中加重了2012年各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及生產企業的壓力。
據電動車時代網綜合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達到兩萬輛左右;德國去年純電動車銷量也只有2154輛,混合動力車12622輛。法國去年共有4313輛電動汽車登記上牌,而油電混合車型全年則銷售了13341輛。而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與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稱,在日本大地震后零件供應鏈中斷,一度出現供貨不足的局面的影響下,豐田旗下的普銳斯(報價 圖片 參數)銷量仍達到25.2528萬輛,連續3年在國內銷量居首位。這一成功經驗顯然也激勵中國車企將目光投向了混合動力車型。包括一汽、北汽、上汽、比亞迪、奇瑞、吉利在內的幾乎所有整車廠商都有在2012年推出混合動力轎車的計劃。
2012年的第一個月,由于春節假期,再加上各地召開“兩會”,減免車船稅等政策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相關生產企業大多處于觀望狀態,但也有長安、比亞迪、眾泰等廠商有所動作。其中長安E30電動車碰撞測試并將投放北京房山區的消息、王傳福高度評價將于今年推出的“秦”系列混合動力車、夏治冰就任浙江眾泰總裁,都引起了業內的不小震動。春節收假后,還有多款新車型曝光或宣布上市日期,這對今年的新能源車市場來說是一個預熱的過程,也是企業調整心態和方向的良機。
二、新能源汽車路線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制圖:電動車時代網
通過圖1、圖2我們可能會失望地看到,被寄以厚望(和高額補貼)的純電動汽車并沒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由于大多數廠商還停留在改裝傳統車的階段(甚至停留在由小代工廠改裝以應付領導檢查的階段),所以在整個2011年里,“沒有車可以買”(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張繼紅語)的情況比比皆是,真正面向個人消費者銷售的電動汽車用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整車廠商的輕視態度,造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所謂“過熱”的虛假繁榮,也對中央及有關部門制定規劃造成了誤導。
三、新能源汽車廠商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制圖:電動車時代網
從圖3我們可以看到,以江淮、比亞迪、眾泰為代表的企業在地方政策的扶持下,獲得了一定數量的電動汽車訂單,但主要投放在出租車市場,面向個人銷售的數量屈指可數。比亞迪e6(報價 圖片 參數)先行者在10月底上市后銷量逐步走高,在12月共售出92輛,創下該車型的新高。除了這些走采購路線的企業外,奇瑞的銷量則大部分來自遍布全國十余個省市的新能源汽車經銷網點,截止12月之前即售出了近3000輛(含QQ3 EV和瑞麒M1(報價 圖片 參數) EV等車型)。奇瑞“經銷網模式”不失為自主品牌搶攻市場的一個成功案例。
四、新能源車型數據及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制圖:電動車時代網
在圖4里,我們可以發現,除了上汽之外,包括一汽、北汽、長安、在內的汽車巨頭并未“發力”,其中原因并非車型儲備不足,更大的考慮則是對地方政策的觀望(如北京的“不搖號”和上海的“不拍賣”),雄心勃勃的長安汽車曾發出過“年產10萬輛”的豪言,而北汽也將電動汽車(包括電動轎車和電動環衛車)作為“二次創業”的重要支點。由于兩個“先行者”比亞迪、眾泰在2011年并未取得商業模式和銷量上的突破,因此他們今年的市場份額預計將遭遇大型企業的強勢擠壓。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制圖:電動車時代網
通過圖5我們會注意到,僅比亞迪F3(報價 圖片 參數)DM雙模電動車和上汽榮威750(報價 圖片 參數)混動版兩款車就占據了全國銷量的半壁江山,而榮威750的500余輛“成績”則基本來自于政府部門采購。而有關部門對公務用車的新規定(要求新購置公務車中至少50%為新能源車)料將為2012年的混合動力車帶來難得的“春天”。
五、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業趨勢變化
(一) 1月份政策導向
2011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導向下,汽車產業相關政策也由以促進汽車消費為主向以鼓勵汽車技術進步為主轉變。
“車船稅法及其實施條例”1月1日起施行
2011年2月25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盾嚧惙ā穼⑴艢饬孔鳛槌擞密囉嫸愐罁?,增加了對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可減征或免征車船稅的優惠。排氣量在2.0升及以下的乘用車,稅額幅度適當降低或維持不變;2.0升至2.5升(含)的中等排量車,稅額幅度比現行稅額幅度適當調高。2.5升以上大排量乘用車,稅額幅度有較大提高。體現對汽車消費和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
2011年12月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稐l例》細化了應稅車船的范圍,規定了機動船舶和游艇的具體適用稅額,細化了稅收優惠的規定。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可以免征或者減半征收車船稅。具體范圍由財政、稅務等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
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將進一步深化
國家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有三項,一是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二是在5個試點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三是對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
2012年,上述三項政策均將繼續施行,并將進一步深化。2011年9月8日,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國際化推進重點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估計2012年將出臺實施細則。同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會出臺。
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1月30日起施行
12月29日,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汽車整車制造條目從鼓勵類中刪除,同時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條目。業內人士指出,這體現了國家相關方面有意推動產業整合,同時鼓勵自主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這次政策的變化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享受的七年優惠畫下句號,進口工廠設施減稅政策也將終止。
新購公務用車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比例將達到50%以上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表示,國管局將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廣工程。在節能與新能源公務用車推廣工程中,公共機構將逐步提高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到“十二五”期末達到50%以上。
(二) 國內重要行業信息
比亞迪e6(報價 圖片 參數)先行者成為北京兩會媒體用車
從去年10月底,北京連續出現的霧霾天氣,讓北京的空氣質量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日前,就在2012年北京兩會正式召開期間,大霧再次籠罩北京,如何提升北京空氣質量成為今年北京兩會關注的熱點。為了配合本次兩會的研討主題,眾媒體紛紛選擇新能源車作為采訪交通工具,其中,比亞迪純電動車e6先行者憑借出眾的性能表現,受到了眾多媒體的好評。
4分鐘搞定 國內最大電動車充換電站落成
北京市電力部門相關負責人29日表示,國內規模最大的北京高安屯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已通過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專家組的驗收,春節后正式投入運營。
“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重點建設電動公交車、環衛車、乘用車等各種電動車輛充換電站,形成站點多、覆蓋面廣、區域聯系緊密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體系。預計到2015年底,建成由6座大型集中充電站、250座充換電站、210座小型配送站組成的電動汽車充換電三級服務網絡。目前北京地區已建設完成航天橋、延慶、熊貓(報價 圖片 參數)環島等12座充換電站,充電樁274個,能夠滿足1140輛電動公交車、乘用車和環衛車的充換電需求。
1月17日 夏治冰接任眾泰汽車掌門人
在汽車圈里消失了四個月的夏治冰再度回到了公眾的視野當中。1月17日下午,微博上紛紛傳聞,前比亞迪公司副總裁、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出任眾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這一消息隨后得到了眾泰汽車公關部和其本人的證實。夏治冰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自主的戰壕里,有泥漿、有污血、有寒冷、有饑餓、缺衣、少糧、缺槍、無援。我無大志。希望有一天也能讓兄弟們領上每年二十八月工資。哪怕只有一年。躹躬感謝朋友們的關心!祝身體健康、新春愉快!”
100輛長安E30電動車即將投放北京房山
日前長安汽車即將量產的純電動車E30在天津汽研中心的一次碰撞測試,經過正碰、偏置碰和側碰數據檢查后,綜合評分達到45.71分,滿足五星安全水平。根據長安工作人員的介紹,近期該車將在北京的房山地區進行試點,主要用于出租車行業,總共提供100輛長安純電動車E30。
據了解,長安E30電動車沒有發動機,完全由電池組驅動,該車型的最高時速可達125km/h,0-100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該車型采用整車熱管理系統,因此可以保證電池在較低溫度環境下正常工作。經實測,該車在-10攝氏度,暖風全開,全速行駛的情況下,續航里程仍然能達到90公里。
王傳福:秦混合動力車將超越國際品牌
王傳福表示,開發第二代DM,就是叫“秦”的車子,便是一個顛覆性產品,是可以真正挑戰合資品牌的產品,合資企業看了“會感到恐怖”的。如果說比亞迪S6(報價 圖片 參數)、G6產品只是保持一種追趕,或者同步,“秦”這個產品就敢于和所有國際品牌去抗爭,甚至可以“把國際品牌甩到后面去”。
政協委員建言:北京應盡快推廣電動汽車
2011年10月底11月初,北京市等地區出現了連日霧霾天,引發市民和微博熱議。在本屆政協會議上,政協委員們紛紛就如何強化PM2.5污染情況的監控,查清污染現狀、摸清污染規律、削減污染排放獻言獻策。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建議北京市更廣泛地使用電動汽車、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做出表率。
陳光祖:中國電動車零部件話語權在流失
在一輛車的總價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車制造商的總裝成本、營銷成本和利潤。這也正是跨國零部件企業加速拓展中國市場的原因。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指出:“零部件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沒有強大的零配件產業,怎么構建汽車自主產業體系,汽車強國又何從談起?”
201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年度報告
根據我國給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到2015年電動車的銷量達到160萬輛,到2020年銷量達到360萬輛。2011年國內并沒有迎來預期中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高潮”,也未能實現“電動汽車元年”的夢想。但是,2011年依然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汽車企業、許多市場前景看好的新能源車型,還有不少令人震驚遺憾的事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叫人難忘的2011年
新年開門紅 杭州成功售出首臺e6電動車
年鐘聲敲響之際,從杭州傳來一條好消息:于2011年11月底正式上市的比亞迪e6電動汽車出現了第一位車主,并已成功上牌,這標志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長三角地區的重大突破。據吉利汽車內部人士介紹,由于蘇滬杭消費者對家庭乘用車的要求較高,因此A0級轎車并不暢銷,而作為中級車形象出現的e6先行者則讓當地有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眼前一亮。業內人士人為,e6先行者的“破關”,很可能點燃東部沿海地區電動汽車企業的“戰火”。
(三) 國際重要行業信息
自燃調查結束 沃藍達電動車逃過一劫
1月27日,曾面臨電動汽車業最大危機的通用汽車終于“逃過一劫”,奧巴馬政府停止對通用公司雪佛蘭沃藍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安全事故調查,稱政府對通用公司提出的安全修復方案很滿意,不對該車進行召回。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NHTSA發布了新的臨時安全規則,處理電動車安全事故。
英國加大補貼力度 買電動汽車最多優惠8萬元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將把對電動車的補助措施延長到2015年,并規定除了電動轎車之外,電動貨車(報價 圖片 參數)也可享受政府補助。雷諾和日產將是該政策的兩大受益者。通過補助,購買一輛普通轎車可以節省5000英鎊(約合48733人民幣),而購買一輛貨車最多可以節省8000英鎊(約合77973人民幣)。
沃藍達與聆風在美國共銷售28000多輛
沃藍達的銷售狀況不佳,第一年僅僅勉強售出了8000輛。也許電池起火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可以看到,雪佛蘭電動汽車的其他競爭對手也銷售慘淡。例如2011年,日產Leaf電動汽車在美國僅售出2萬輛。與美國汽車市場的總銷售量1280萬輛相比,電動汽車的銷售量是如此渺小。
2.34億美元 歐洲投行注資雷諾電動汽車
歐洲投資銀行1月12日宣布,已向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集團提供總額1.8億歐元(約合2.34億美元)的貸款,支持其研發電動汽車。歐洲投資銀行在公報中指出,這筆貸款將用于在法研制電動汽車的新系列發動機,以幫助歐洲開發電動汽車用鋰電池及相關發動機技術的產品和生產程序。
7671輛 沃藍達2011年度銷售成績單出爐
受“自燃”事件的影響,俄勒岡州的CNW市場調查顯示,公眾對此次問題車型的需求有所降低。通用2011年度共售出沃藍達7671輛,相比于公司此前制定的10000輛的目標不無差距。但通用公司仍然決定本年度擴大沃藍達的出廠量至60000輛,其中45000將專供至美國市場。在不考慮大宗客戶的情況下,沃藍達2011年12月的零售量為992輛,仍有4200輛庫存。
8年700萬輛?印度電動車夢被批不切實際
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Society of Indi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和重工業部聯合發布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印度電動車總量將達到600萬到700萬輛,兩輪電動車在2020年將達到480萬輛的銷量,市場前景廣闊,四輪的電動車銷量也將達到130-160萬輛。
六、綜合點評: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真正癥結在于,多數企業仍然在等待政策給予更多的引導、鼓勵和推動,對培育、開發市場,缺乏主動性、自信心。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和決心上,傳統整車企業遠遠比不上民營企業、甚至不及低速電動車的生產企業積極和有魄力。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聊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高唐代表團代表、時風集團總經理劉成強透露,2011年時風已銷售低速電動車近5萬臺。為了扭轉因整車企業推進遲緩帶來的市場“空缺”,目前如邢臺、佛山、聊城等二級城市已經開始逐步放寬對低速電動車的限制,允許消費者上牌、上路。預計2012年,低速/輕型/小型電動車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并有望獲得“正名”。
2011年新能源汽車推廣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產品沒市場。在政府高額財政補貼政策支持下,電動乘用車產品市場表現不佳,六個私家電動乘用車示范城市幾乎全部交了白卷。所謂的電動乘用車銷量,大都是“托兒”或企業采取特殊手段產生的,根本不是規范的市場所為。
其次是中國整車企業沒有可賣的車。耗時(兩個五年計劃)十年,投資上百億(國家資金20億,企業配套資金80億)的研發資金,中國的整車企業至今都拿不出像樣的電動乘用車產品,僅有的產品全是清一色的“改裝車型”樣車或小批量試制,形成完整的萬輛級生產和銷售能力的企業幾乎沒有,更別提產品售后服務網絡的配套建設。
第三是沒有完整的城市基礎設施。不管是充電模式,還是換電模式,電網公司和其它參與電能供給服務的企業,在兩年里(2010—2011年)也沒有建設好一個城市的電動乘用車基礎設施網絡,為整車企業產品提供最基本的銷售條件??吹靡姷膬H是,電網公司在眾多城市“仙女散花”般建設的大型充電站和充電樁的示范模型。而電網公司自主創新的換電模式在杭州的推動工作中,也因為專家和整車企業持不同意見進展不大,收效甚微。
由于去年25座“十城千輛”試點城市大面積“不及格”,再加上國際巨頭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覬覦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從去年底到2012年1月間,從有關部委到地方政府紛紛為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規劃“火上澆油”,而期盼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能否在“兩會”前出臺?全國“兩會”能否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定調?哪些二線城市能夠異軍突起?哪些車型能夠在2012各城市“補課”大潮中搶到“第一塊蛋糕”?相信都將成為2、3月間行業內最重要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