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出行一公里,乘坐私家車碳排放501.4克,出租車167.1克,軌道交通60.4克,步行、自行車的碳排放則都是0。要是2公里的路,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碳排放量就能相差到1000克。”昨日上午,金域藍灣居民張士君給記者算了一筆出行賬。在這本記錄整齊的賬本上,可通過表格中家庭碳排放因子、家居、日常出行方式及換算系數等,清晰計算當日整個家庭的碳排放量。記者粗略計算,張士君一家四口去年一年的碳排放量為3896.43千克,如果想要中和這些碳排放,以每棵樹每年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計算,需要種植約210棵樹。此外,低碳賬本中還印有很多低碳生活小竅門供市民參考。
泰達社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低碳節能家庭評選從2010年啟動,選取家庭建立低碳生活賬本,被選中居民將每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耗記錄下來,再根據碳交易市場上的價格計算出碳排放量,每年評選出最節能家庭予以表彰。每個家庭節省下來的碳排放,還將由主辦方以同等價值的環保產品向各家庭換購。
截至目前,開發區內各個小區已有600余戶家庭自愿參與,并每天認真記錄碳排放數值。泰達社會服務中心每年回收一次,并通過相關部門對所有數據的統計,持續跟蹤考察家庭碳削減量。
據了解,居民自愿參與戶數以及賬本回收情況逐年提高,如2012年度,該區有9個社區參加低碳賬本項目,發放460本,回收447本,回收率達97.17%,其中有51本是完整的賬本記錄。(記者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