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國利新電源有限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非對稱大動力電容電池生產基地,其研發并運營的純電動公交車安全行駛50萬公里。
國內首家利用廢水進行循環和生態修復的光大水務(淄博)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
□本報記者徐勐特約記者賈力通訊員岳書杰李艷萍
編者按近年來,淄博高新區堅持政府推動與機制創新相結合、節能減排與發展經濟相結合、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加強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創新工作體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優先選擇節能減排潛力大、投入少、見效快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突破,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人居環境改善,加快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提升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2月份召開的高新區2013年度工作表彰獎勵大會上,淄博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日處理200噸滲濾液回收再利用、山東眾和熱電有限公司2000平米冷卻塔擴建工程、山東金城柯瑞化學有限公司MVR無機鹽回收等25家企業的26個項目獲得節能項目財政補貼近800萬元,成為當天最耀眼的一群星。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把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而節能降耗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歷來為高新區所重視,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高新區已初步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降耗體系,提升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循環利用促節能降耗提檔升級
“近年來,高新區大力抓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完善并嚴格執行能耗標準,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健全節能降耗政策體系,加快節能技術進步,積極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采用有利于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高新區電力與節能管理處主任田家金的一番話,勾勒出該區節能降耗工作的清晰脈絡。
伴隨著開發開放步伐的加快和重大項目的相繼建設,高新區著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降耗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經濟戰略轉型,以優化投資結構促調整,以新技術改造推動節能降耗,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引領節能減排提檔升級。
近年來,高新區全面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區內所有企業在招商引資之初就嚴格控制環境審批關,從源頭上禁止高污染、高排放企業落戶, 各類污染物穩定達到國家和地方的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新建企業環評率100%。同時,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積極對上爭取政策,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節水技術改造、“三廢”綜合利用技術改造,不斷深挖節能減排潛力,積極推進企業開展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時,通過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著力推進產業鏈招商,從源頭上做好項目把關工作。根據園區各產業鏈基礎條件,深入分析產業鏈薄弱環節,開展延鏈、補鏈招商,著力做強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幾大產業集群,同時促進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利用。
實施“綠色招商”和“補鏈招商”,在致力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深入推進自主創新、綠色發展與承接產業轉移的有機融合。針對主導生態鏈缺損部分,通過招商引進關鍵補鏈項目,把工業鏈發展成生態鏈。對于不符合高新區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即使是投資規模大的項目,也一律婉拒門外。
調結構筑牢節能降耗基石
不僅要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還要積極探尋循環經濟鏈,高新區始終堅持以高新技術“領跑”節能降耗。近年來,堅持項目引進上有保有壓、產業培育上有進有退、考核指標有增有降的原則推動節能降耗,政策引導倒逼企業“摳門”,以技改降能耗,以政策倒逼促節能。
據了解,2013年高新區對重點用能企業進行了調整,調出企業4家,調入企業5家,年耗能超過1000噸標準煤的重點用能企業達到46家,按差異化原則制定并下發46家重點用能企業2013年度節能目標責任書。山東美子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再生資源煉化設備研發制造項目等103個項目通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與審查;完成山東金城柯瑞化學有限公司200t/a頭孢地尼側鏈酸活性酯產業化項目、山東德諾板基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度冷軋及PS板基生產線項目、淄博科訊集成電路測試有限公司2億顆/年集成電路芯片測試項目、山東中信迪生電源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支方形鋰離子電池項目、恒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億片IC封裝載板項目和山東索菲婭服裝有限公司服裝倉儲物流配送項目等6個項目的節能竣工專項驗收。淄博市傅山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眾和熱電有限公司和山東藍星東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被市政府評為“淄博市節能先進企業”,淄博桑特動力設備有限公司的新型節能高轉速汽輪機項目被評為“淄博市節能優秀成果”,淄博國利新電源科技有限公司非對稱大動力電容電池項目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節能成果;山東博潤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臥式篩網沉降式離心機項目獲評2013年山東省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項目,獲得獎勵資金100萬元。
為提高節能降耗效果,這幾年來,高新區制定了一系列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和整治的規范性文件,同時利用國家宏觀政策和倒逼機制,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間每年節能降耗專項資金提高到2000萬元,重點對采用先進技術改造現有生產系統、工藝裝置,節能效果明顯的企業項目給予一定數額的財政補貼,支持企業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重點行業重大節能技術改造,引導社會各方面加強節能降耗意識,鼓勵企業通過市場直接融資和貸款等渠道,加大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同時,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品推廣、項目建設全過程加大扶持力度。
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進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高新區被國家能源局列入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第一批示范區名單,光伏發電工程由中興能源公司具體實施,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成后年可發電4702萬千瓦時。目前,已基本完成項目的調研、規劃、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做好節能示范項目的選點調研工作。同時,聘請國家千人計劃的美籍華人節能博士劉明生先生,到高新區重點用能企業進行節能診斷,經診斷,藍星東大的循環水利用和空壓機系統改造、傅山電廠的發電鍋爐及循環水供暖、德惠來的煤氣壓差發電和天然氣燃燒系統有較大的節能空間。目前,藍星東大的循環水和空壓機系統改造方案已初步完成,正在洽談具體改造方案;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開泰實業、中材龐貝捷、鑫港燃氣、傅山焦化、淄博熱電、眾和熱電、力久熱電、傅山熱電和金晶科技等九家企業已簽訂初步協議,著手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一度電”也許派不上什么大用場,但如果平均節電達到一定數額,對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開展節能降耗利用新技術和先進設備,產品競爭力增強, 企業有錢賺,員工生活有改善,我們嘗到了甜頭!”山東金城柯瑞化學有限公司一位負責同志感觸頗深。在2012年,為解決動力能耗大,冷量配置不合理的現象,該公司投資230余萬元上馬熱泵機組項目,利用熱泵機組冬季回收生產車間工藝過程產生的熱量,制成高溫熱水為辦公與生活區供暖,降低冬季蒸汽消耗,夏季生產7℃冷水代替-10℃冰鹽水,每年節省電能750萬千瓦時。通過節能措施的實施,提高了企業能源利用率,降低了企業的運行成本,對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循環園區鋪就企業發展沃土
按照建設“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產業共生、配套完善、自然和諧”為特征的高科技、高效益、高產出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為總體目標,高新區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現已形成了以無機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藥與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為主的產業格局,特別是新材料產業(無機新材料、高分子材料),成為生產規模較大、技術優勢明顯、引領作用強勁的主導產業。
在園區循環化改造過程中,針對無機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醫藥等幾大主導產業集群,高新區注重開展系統性的物質能量耦合與循環利用體系設計,綜合考慮安全、市場等多種因素對園區整個系統的影響,防止物質能源綜合利用帶來的風險擴散和蔓延。在實施循環化改造期間,高新區通過多種手段鼓勵企業采用成熟先進的技術裝備,在上下游產業承接配套上留有余量,實現企業多元化循環利用固廢物,使循環網絡企業能夠自覺維護系統正常運行,加強了企業生產的協調調度,健全環境風險應急機制,形成環境風險控制預案。
“力爭通過四年的努力,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展,優化空間布局,推進產業集聚,形成五個特色產業集群為主導、上下游及配套產品協調發展的產業共生體系,大幅度提高資源產出率,園區資源產出率比2013年提高14.32%,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水耗下降40.61%和36.91%;全面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制度,建立和完善產品代謝鏈與廢物代謝鏈,實現區域層次的資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園區內主要污染企業排放量,并通過加強區域內能源、污水處理、土地、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起區內和區外物質、能源、基礎設施和信息等的循環利用和共享機制,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7.39%,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9.07%。”翻開高新區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2014-2017),一項項措施,一個個目標,一座座生態循環園區躍然眼前,高新區這座生態和諧宜居現代科技城正款款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