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開始,北京、河北、陜西等多個省市正式供暖,標志著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來,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話題都會成為熱點。昨天,住建部就當前供暖熱點問題正式回應,提倡“南方地區”科學地選擇適宜采暖方式,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熱方式,解決個性化采暖需求。
哪些南方城市需供暖?
包括重慶等“夏熱冬冷”地區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披露,調研發現,南方近年來采暖方式日趨多元化,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具體包括蒸汽供暖、地源熱泵技術供暖,或暖氣片、地暖、空調等家庭獨立供暖設備。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并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國家劃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川等。這些省份冬季室溫遠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
江億說,有人呼吁南方像北方一樣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上可能存在誤區。一是覺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補貼,事實上,目前北方采暖多數也是個人自費;二是認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實,冷熱不均、環境問題都困擾著北方老百姓。
如何解決南方供暖?
住建部提倡分散局部供熱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昨天說,目前媒體關注的“南方地區”主要指長江流域地區,特點是夏熱冬冷,涉及14個省(直轄市),約1.5億城鎮人口。“南方地區”冬季潮濕陰冷,室外溫度低于5℃時,人們的不舒適感強烈。“‘南方地區’冬季采暖是生活水平提高后的自然需求,應該積極回應百姓的要求。但是選擇什么樣的供熱方式適宜,關系到供熱是否可持續、是否加劇大氣污染系列問題,需要統籌解決,不能按下葫蘆起來瓢。”
該負責人提出,根據“南方地區”氣候情況、建筑保溫情況、人的居住習慣等,以及考慮到采暖期短、負荷小、波動大等供熱特點,提倡科學地選擇適宜采暖方式,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熱方式,解決個性化采暖需求。如戶用熱泵式分體空調器、燃氣壁掛爐、電采暖等分戶獨立供熱方式,地源熱泵、水源熱泵、太陽能輔助等局部供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