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風機林立天地間
9月,筆者來到馬鬃山,看到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正迎風緩緩轉動,在空曠的黑戈壁上顯得格外壯觀。進入風電場控制中心,計算機將數十臺風電機組的運行情況呈現在工作人員眼前。“風電機組的運行數據和相應參數都可以從上面看到。如果發生異常情況,馬上就可以進行相應處理。”中節能20萬千瓦風電場場長許善星介紹說,“風電機組需要定期養護。通常我們半年對風電機組進行一次養護,每次大概四五個小時。”
目前,總投資16億元的中節能2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已建成并網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0兆瓦,共有117臺風電機,16年已發電6千多萬度。場長許善星介紹說:“咱們馬鬃山風力資源豐富,特別是每年10月至來年的3月大風季能產生十分巨大的風電資源。”
據了解,肅北縣境內風資源極為豐富,馬鬃山地區風資源理論儲量達2000萬千瓦,可開發量1000萬千瓦,70米高度代表年平均風速在5.9m/s——7.84m/s之間。按照酒泉市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該縣馬鬃山飲馬峽地區120萬千瓦風電項目已列入基地規劃。其中中節能20萬千瓦風電建設項目已于2015年建成并網發電。剩余100萬千瓦項目(其中山東魯能40萬千瓦、三峽新能源20萬千瓦、中節能20萬千瓦、酒鋼集團20萬千瓦)被列入酒泉—湖南特高壓工程風電建設項目,在酒泉市能源局總體部署下,正在有序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目前1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已完成收口工作,預計八月完成核準,年內可開工建設。
光伏發電映照草原上
不僅是風能,在日照充足的肅北大草原,太陽能也得到了積極的開發利用。來到青羊溝30兆瓦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遠遠便能望到草原上的光伏發電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一塊塊與地面傾斜呈39度角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貪婪”地吸收著陽光。
“這里太陽資源豐富,年平均日照時間在1700小時以上,我們30兆瓦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于2013年建成并網發電,年內總發電量為5千萬度。”青羊溝水光互補光伏電站甘肅公司總經理陳江介紹說。據悉,肅北縣境內太陽輻射強、年平均太陽輻射量高、太陽能利用潛力巨大。年平均日照時數33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穩定在6200-6900兆焦耳/平方米。
綠色能源落地肅北大地
這僅僅是肅北縣發展新能源的一個縮影。“項目的落地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和推動,一直以來,新能源成為制約肅北縣發展的短板,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縣委、縣政府一直在積極探索,成立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抓新能源項目的考察、招商及落地建設,基礎工作做得非常扎實。”縣發改局副局長王恒說。
同時,肅北縣結合光熱資源和水資源的優勢條件,積極推介光熱發電項目,首期天津濱海100兆瓦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已上報待批,五個廟14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2014年在黨城灣工業園區建成了150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該縣根據發展實際,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新能源規劃步伐,已初步規劃“十三五”期間新增風電裝機290萬千瓦,光電裝機100萬千瓦。
風力、光伏發電……一個個綠色環保能源項目就這樣在肅北大地落地生根,綠色能源將成為一種新常態。肅北,正追趕著現代工業和現代經濟發展的潮頭,以新能源產業為新的增長極,向著建設現代經濟強縣的目標不斷前進。